在城市发展从“空间生产”转向“空间消费”的时代,城市的空间正变得越来越相似,但人的情感记忆仍根植于具体的街巷与路径中。
文化,在当代城市的设计语境中,常常被标签化,逐渐变成一个符号的陈列架。当“诗意栖居”逐渐沦为符号消费时,设计的本质应回归到一个朴素的命题:
如何在场地之上唤醒属于它自身的文化气质?
如何让空间不再是容器,而成为文化记忆的显影、保留独属一地的文化温度?
这正是本案试图回答的问题。在成都这座拥有千年城市文脉的土地上,鹭鸣九章以街巷为骨架,以材料为语言,以植物为气息,以场景为路径,构建出一种不必言说、便能感知的“在地文化”体验。
成都,这座城市的空间文化,从来不是由地标定义,而是被无数街巷构筑而成。文殊坊的幽深静谧、宽窄巷的坊间烟火……这些记忆是城市的呼吸,它们传递出一种闲适、从容、慢下来的生活节奏。
位于锦江区二环内的鹭鸣九章,正坐落于这座城市传统文脉的柔性中段——一头连着市井烟火的旧巷节奏,一头牵着山水园林的闲逸心绪。东侧是塔子山公园,古柏森森,山影潋滟;西面临沙河,绿道延展,水声低语。两重自然,交织出一处城市罕见的静谧气场。
这片土地,既有成都的“禅意”底色,也保留着生活的“烟火”温度,恰好在“禅”与“俗”、生活与精神之间,找到一种介于动静之间的独特呼吸节奏。
我们的设计也回应着这片场地已然存在的文化语境。“鹭鸣九章”之名,源于屈原《九章》,寓意高洁归隐与诗性栖居。它在城市喧嚣与内心平静之间,为人们留出一方可以慢下来的余地,让文化,在空间场域中自然发生。
成都的诗意,历来潜藏在巷陌之间、流水之侧,从文殊坊的青砖黛瓦到宽窄巷的坊间烟火,传统成都以“门—巷—院—园”构建出一种有进有退、有礼有情的空间秩序。
鹭鸣九章并非简单复刻传统的成都空间秩序,而是借由“转译”的方式,在当代表达中重构那份熟悉的节奏感与文化温度。
设计借由五重空间序列展开归家路径:由门入巷,由巷至院,再步入园。每一次转折,都是一次心理节奏的调慢与生活仪式的重建。
巷道并非直线,而以折线递进方式将传统街区的幽深转译为现代住宅的私密与层次。模糊边界、柔化转折,使空间在行进中呈现“步移景异”的层次感,唤起人们关于“慢”的记忆,也构建起当代都市中难得的松弛感。
在这里,空间不再是单一的功能承载体,而是承接成都巷陌记忆的容器。
归家的仪式,不止于形制的演绎,更藏在材质的温度中。
中交·鹭鸣九章以门为介质,化“鱼跃龙门”为视觉意象,重构归家的情绪动线。主入口以鳞片状金属构筑起约40米宽的“鳞光门庭”,在阳光洒落与风动微颤中,闪耀如锦鲤跃水,将“鱼跃龙门”的意象注入门头之中,寓意居者身份的跃升与未来的层进。
侧门、围墙与街道过渡处,运用青砖、透光砖与传统瓦片,嵌入金属织构装饰,又回应着蜀锦的手工美学,将千年成都的织艺文明化入一砖一瓦,让文化成为可被触摸、感知与呼吸的日常风景。
声响、光影、铺装、装置在空间中逐步展演,金属鳞光在日照下流动如水,亦似锦鳞掠影。
穿过这一道灵动的鳞光门户,便由都市进入内庭。行走在光影流动中,仿佛跃入一场“锦鲤幻境”,穿越了一段缓慢而优雅的时光。
在成都,生活总与植物为伴。小院一角的香樟,巷口屋檐下的爬藤,都是记忆深处的绿意片段。
场地中的植物种植策略,遵循“乔灌搭配、四时递进”的原则。高大乔木形成林下巷道的垂直框景,制造出“高低错落、层层透景”的绿意节奏。
漫步在花园中,偶尔撞入眼帘的特色种植在素雅中展现惊鸿之美,高大的乔木,精致的灌木、时令的花卉次第覆盖,处处花草悠悠,移步异景,让生活每一步都悠然自得。
春日花影,夏季树荫,秋风拂叶,冬日斜光,在植物的时令更迭中,归家路途像一场自然中的微旅行。
不仅如此,空间中还设置了若干可停留、可交谈的节点——下沉庭院、登高望景台、林下会客空间……植物成为交往的背景,也成为安静栖息的依托。
生活空间的设计亦注重与自然的深度融合:儿童乐园、邻里交流平台、长者漫步道,皆被绿意轻柔包裹。孩童在林下奔跑、长者在树影中闲坐、邻里在草地间轻语……生活在这里如同水面微澜,自然而深远。
空间在功能与情绪之间找到平衡,让传统文化的温度、城市肌理的记忆与当代生活的需求在此交织共鸣,构成一座真正可被居住、可被感知的精神居所。
当归家的步履缓慢落入一条熟悉的小巷,当斜阳洒下树影婆娑的院落,中建·鹭鸣九章所营造的,并非一种遥远的想象,而是深植于成都气质之中的松弛与悠然。塔子山的风,沙河的水,都被它以柔和的语言、层层递进的空间,注入每一次归家的路径中。
我们将这一种生活的方式命名为“隐逸”,它并非远离尘世,而是在都市之中,为自己留一方容身之地。在这方天地里,外是人间烟火,内是幽庭深巷,日常不再是被动栖居,而是一场精神的归途。
如海德格尔所言:“人,应当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。”我们所希冀的,是在这座愈加高密的城市中,为居者保留一处精神的栖所;在有限的土地上,构筑一个能够安放身心、安顿诗意的壶中天地。
这,便是我们所理解的“在地的文化感知”:将记忆的河流引入当下,将生活的温度嵌入场所,让成都的文化,不止被观赏,而被生活;不止被叙述,而被感知。
项目信息
项目名称:中交·鹭鸣九章
委托业主:成都卓璞置业有限公司
项目地点:成都市成华区
景观设计: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设计院
建筑设计: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
景观施工:秀艺(福建)园林工程有限公司
景观摄影:广州映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建成面积:20925.79 ㎡
设计时间:2022年8月
建成时间:2024年12月
更新日期:2025-05-21 17:16:12
非常感谢 山水比德 带来的精彩项目, 查阅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