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: | 成都因澈思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| 类型: | 景观 |
---|---|---|---|
地区: | 中国 | 标签: | 展示区 |
贡嘎雪山,傲立北纬三十度,南坡如同一座天然的植物宝库。印度洋暖湿气流从远方吹来,使这里气候温润、年降水量高达 1500–2000 毫米,从海拔 1000 米至 5200 米,完整铺展出一道绵延的垂直植被带谱。我们以此为蓝本,锚定生态数据,还原生境脉络,在城市一隅,浓缩这段五千米的山林秩序,构建出一个微缩贡嘎、可感山系的植物实验场。
在华润四代宅立体山林体系中,我们不再以自然为参照物,而是将其视作可被迁译的结构与节奏。以生态为底图、技术为脉络,让原本遥远的山林气候,悄然落入城市生活的日常肌理中。
三重路径,驱动设计向深处生长:
生态为经| 每一株植物,皆有其海拔出处。以垂直植被带为底图,构建系统化的植物逻辑,告别“形似”,回归“生境之真”。
技术为纬| 城市无法复制山的气候,我们以平替植物 + 仿生软装,实现对贡嘎山原生植物的形态转译与精神再现。
体验为核| 不止于观赏,更走向沉浸。我们以“五感联动 + 行为引导”,构建一个可触、可行、可感知的城市山林剧场。
桫椤谷底 | 下沉庭院
海拔映射:2400–3000米|针阔混交林带
下沉空间对应贡嘎南坡湿润密林,悬瀑垂落,水汽升腾,在湿度高达 82% 的微生态中,十余种蕨类编织出一方“蕨绿秘境”。绿岛如林间台地,铁线蕨与狼尾蕨交错生长,呼吸之间,尽是潮润的草木气息。城市一隅,藏一片北纬 30° 的原始低语。
流石幻境 | 高山阳台
海拔映射:4500–5200米|高山流石滩
这是生命与环境博弈的临界地带,流石之上,蓝松挺立,景天、龙舌兰蓄势而生。它们承接高原寒风、昼夜剧烈温差,在火山岩与矿石缝隙中,重演高海拔生命的顽强与安静。我们以耐寒耐旱之植,借形亦借神,为都市阳台披上一层“高山野趣”的外衣,仿佛站在 4500 米之巅,听见风在石上行走。
暮光峡谷 | 湿地花园
海拔映射:1000–2400米|常绿阔叶林带
暮色洇染的峡谷深处,瓶子草低语生长,藤蔓交缠,雾气缭绕,河桦挺拔如林中骨架。雾化系统释放水汽,藤影下光影斑驳,构建出一个多感官浸润的“湿地幻境”。这是城市中少有的慢生空间,可以驻足,也可以沉思,像山林呼吸的暂停符。
林缘花甸 | 宅间花园
海拔映射:3800–4500米|高山灌丛草甸
在半山腰的缝隙,我们种下紫蓝色的流动。薰衣草、马鞭草、鼠尾草层层交织,香气氤氲、枝叶摇曳,仿佛城市里开出的一条记忆中的草甸小径。这里没有硬边界,只有群落的自然扩散,草香、色彩与风一同漫游,让人不经意穿行其中,心便慢了下来。
植物复刻的智慧
平替,是对形与神的再编排;仿生,是对气与意的再建构。在城市环境难以复刻贡嘎生态的现实中,我们以薰衣草代绿绒蒿,以景天代雪莲,保留山林的色彩语汇与群落气质,让植物不只是“活下来”,更是“像山一样生长”。同时,以铁线蕨挂件、水母雪莲摆件等仿生软装,与真实植物共构空间情绪,赋予城市阳台与花园以山的精神气场,构成一个轻巧却有力的自然场域。
项目落地的思考
不是所有的生态复刻都能百分百呈现。部分微生态效果虽未达最初构想,但这场关于生态迁译与技术适配的实验,已在城市景观中打开一扇通往“山林疗愈”的可能之门。们在项目中探索、调整,也在与自然建立新的契约关系。这是实践的厚度,也是设计的生长方式。
![]() | ![]() |
当景观不再止于造景
当行业仍在比拼“植物数量”时,我们已转向更本源的提问:——植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如何被重构?从蕨类谷底,到流石幻境,我们以贡嘎山为经纬,织就一条可被感知、可被居住的山林肌理。“让设计成为自然的延伸”,对我们而言,或许正是从这场植物研发开始,在都市中,重新学会如何呼吸山林。
项目信息
项目名称:华润置地·华宸府植物研发设计
项目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
业主单位:华润置地成都公司
设计单位:成都因澈思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
公司网址:www.interesting.design
联系邮箱:interesting_iam@126.com
设计团队:因澈景观创新中心植物设计研发团队
花镜单位:芸彤花镜
设计面积:约2500平方米
竣工时间:2025年07月
项目摄影:祎祺摄影
更新日期:2025-08-14 16:50:51
非常感谢 成都因澈思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带来的精彩项目, 查阅更多